一桥越沧海——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来源:新华网更新时间:2018-10-24


2018年7月11日无人机拍摄的港珠澳大桥。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工作车辆行驶在港珠澳大桥上(2018年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金秋十月,伶仃洋上海天一色、潮声阵阵,依傍着这片中国南海水域的城市群迎来深具意义的一天。

    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

    碧波之上,一桥飞架香港、澳门、珠海三地,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飞越沧海百年的历史风云,展现当代中国的雄健风采。

“中国道路”成就美好梦想

港珠澳大桥监控中心(2018年10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隧道口(2018年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港珠澳大桥寄托着一个梦想。
    “如果在珠江口建一座穿越伶仃洋、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跨海大桥,可以打开珠江西岸制造业的出海口,也能让香港繁荣的商业辐射到这里。”回忆起35年前提出的大胆设想,83岁的香港实业家胡应湘仍激情洋溢。
    当年,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胡应湘借鉴美国经验,画出了大桥草图。但那时的中国,能否修建跨径400米的桥梁,尚在争论。
    更难的还不是技术。“当时香港还没回归,港英当局不希望香港与内地走得很近,对建这样的大桥反应冷漠。”胡应湘说。
    四十载风雨起苍黄。改革开放以波澜壮阔之势,给中国带来了沧桑巨变,将多少曾经不敢想不可及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21世纪以来,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胶州湾大桥、厦漳跨海大桥……一座座海上巨龙横空出世。
    此时,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不但香港各界重提“大桥动议”,亟待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澳门也强烈要求加入“大桥家族”,升级版的港珠澳大桥构想应运而生。
    条件具备,但难度仍然不小。据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葛长伟介绍,港珠澳大桥不但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工程规模庞大,而且涉及“一国两制”下三种法律体系、三套技术管理标准,统筹协调并非易事。
    “如果没有中央和国家层面的直接支持与指导,大桥梦想无法变为现实。”他说。
    对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首次共建重大跨海交通工程,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决定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协调各方,推动解决了口岸设置、投融资安排、通航与锚地、中华白海豚保护等方面的难题。



2018年10月20日无人机拍摄的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从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遥望西人工岛,中间是海底隧道(2018年7月1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港珠澳大桥建设给予更高要求与期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大桥建设,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他专程来到大桥香港段建设工地了解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希望大家积极推进后续工作,确保大桥顺利通车、安全运行。
    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通车,无疑是“中国道路”前进里程表上闪亮的一站。此刻的梦圆,为更远大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随着国家和港澳的发展,这座大桥早已不局限于“珠江西岸出海通道”的单一功能。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它将被赋予更多元的价值。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大湾区建设的代表性工程,港珠澳大桥为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树立了典范。
    摊开新版珠三角区域地图,人们发现,港珠澳大桥的出现,让港澳正式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打通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道路交通网,真正意义上形成了环珠江口轴线的三角形。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这里有了生动的展现。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标,大桥第一高塔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在设计中用‘中国结’的文化符号,寓意着三地共创粤港澳大湾区美好未来。”站在索塔前,大桥初步设计和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DB01标负责人孟凡超动情地说。
    晴空万里,港珠澳大桥如一条巨龙,舞动在潋滟波光之上,寄托的是国家强盛之梦,展现的是“中国道路”的精彩卓越。胡应湘感慨地说,没有今日之中国,港珠澳大桥永远是个梦想。

分享到: